琼海环卫工王海妹去北京领奖前3小时还在扫街

发布时间:2016-07-13      来源:南海网-南国都市报

  

在做清扫工作的王海妹。南国都市报记者杨金运摄

    她在40岁之前没有出过岛,去过最远的地方是三亚。让她没想到的是,做了14年临时环卫工得到了单位和社会的认可:近日获评“全国优秀环卫工人”,并坐飞机去北京领了奖。她就是琼海市嘉积镇街道环卫工王海妹。

  南国都市报记者杨金运
  去北京领奖圆了多年想坐飞机的梦
  下午5点左右,45岁的环卫工王胜都会穿上环卫服,准时发动他那辆老旧的摩托车出发,40岁的妻子王海妹坐在后座,靠着王胜的肩。到达环卫站后,把摩托车往旁边一搁,他们各自推起一辆手推环卫车,推往相隔一公里的两条街,清扫各自的路面。这是琼海市嘉积镇当地居民经常可以看到的一幕。
  自1998年11月成为一位临时环卫工以来,王海妹就没有了假期,每天要在责任片区的街道做环卫保洁。
  “获评全国优秀环卫工人的要上北京领奖。”今年2月21日,听到这消息的王海妹既高兴又害怕,“没出过岛,没坐过飞机,又说不好普通话,怎么办?”马路为家,做了14年环卫临时工的王海妹每天跟几条街道“打交道”,对外面陌生的世界一片懵然。
  “我让清扫队队长陪她去买件羽绒服和皮箱。”琼海市环卫处办公室主任史秋敏说。
  当时,清扫队正好在赶工做街道清扫和“牛皮癣”的清除工作,迎接元宵检查。像往常一样,本来负责夜班的王海妹缩减了走亲戚的时间,主动要求加班。在赶工的间隙,清扫队同事陪王海妹到商店里买了王海妹人生中的第一件羽绒服。
  对于王海妹来说,北京,只在电视上看到过;飞机,只在天上看到过。
  2月25日下午6点起飞的机票,王海妹的清扫工作,做到下午3点才停止。在清亮的候机大厅,王海妹手紧紧地捏着飞机票,想着自己坐飞机飞在天上时的感觉。在她还没有把青春献给环卫工作时,她还年轻、漂亮,那时她便幻想过有一天能坐飞机。根据她对北京的印象,北京应该大雪纷飞,冷得吓人。于是,她听了工友的建议,穿了三件大衣。
  这可让她吃了苦头。在飞机上的时候并不冷,坐在她旁边的小伙子穿着短袖。王海妹热得直冒汗,又不敢脱掉衣服,熬了3个多小时,连飞机窗外的夜色,也忘了看。
  夫妻双双当上环卫模范
  王海妹去北京的时候,同为环卫工的丈夫王胜也激动了很久。他们的同事说,2005年5月,王海妹把丈夫王胜拉进环卫队伍之后,嘉积镇的街道便多了一道风景:王胜开着摩托,王海妹靠着王胜的肩,两位穿着橙色环卫服的环卫工在上班路上,格外显眼。
  如今任琼海市环卫处党支部书记的曹丽,对这对夫妇做的工作评价甚高。曹丽回忆,2010年10月,49年一遇的洪水肆虐琼海,灾后垃圾如山,淤泥遍地,清理工作紧急且繁重。王海妹和王胜加班加点地奋战在垃圾山中,吃喝全在街道上。洪水过后的垃圾中,有大型家具玻璃、死蟑螂老鼠,家禽尸体,蛆虫遍地,令人作呕,许多人不愿靠近。
  “他们夫妻俩带领同组姐妹们,铲的铲,搬的搬,出色地完成了任务。”曹丽说。
  王海妹说,长期认真工作,苦的是他们的孩子,她感到愧疚。他们的女儿王春丽回忆,父母经常都加班加点,就像个陀螺一样埋头工作。有时候,她和弟弟还在梦乡的时候,父母就出门了,等父母回来,他们又入睡了。灶台,经常都是冷的。
  为了能在父母不在的时候不饿着,王春丽和王惟富还在小学的时候就学会了煮饭做菜。“父母没时间陪我们玩,我直到去海口念卫校,才第一次离开琼海。”王春丽说,那时她总觉得别的孩子比较幸福。如今,参加了工作,她回过头去看,才理解了父母的伟大。
  “在工作上,我爸妈绝对是模范夫妻档。”王春丽说。
  由于表现突出,2011年,王海妹荣获了“海南省优秀美容师”的光荣称号;次年,丈夫王胜也荣获了“海南省环卫系统先进个人”的荣誉称号。
  帮工友顶班从不计较
  3月1日,夫妻俩本想趁白天到老家塔洋镇去看一位生病的亲戚,下午再赶回来上夜班。中午还没到,身在塔洋镇的王海妹就收到清扫队的电话:“海妹,下午扫新民街的环卫工生病了。”
  像往常一样,王海妹二话没说,赶回了嘉积镇。
  “海妹经常帮工友顶班,从来没有过计较。”曹丽说。
  在过去的几年,王海妹负责的是一条叫内环街的街道。那是一条商铺集中、人流量极大的街道。街道旁还有嘉积镇第一小学和嘉积镇中心幼儿园。在幼儿园做了七八年保安的老李,和王海妹已经成了熟人,“这条街不容易扫,小孩多,吃了小吃就将垃圾就扔地上。”
  新民街扫完了,转到内环街扫。来来回回3趟,一个下午,王海妹扫了3车垃圾。
  “轮到我老公出马来美化这座城市了。”傍晚收工的王海妹说。而王胜此刻也已经吃过晚饭,准备推着手推环卫车出去,做一位夜色中的“城市美容师”。

文档附件

聚焦琼海

更多+

文明播报

更多+

道德模范

更多+

志愿服务

更多+